????第314章乾隆爺的天價貓食盆(中)
????“青哥,你為什么那么說?”
????認真端詳了一遍之后,林海濤大感疑惑,因為他實在不敢把眼前這件保存得很“新”很完整的汝窯瓷器跟宋代汝窯聯系起來,至少兩者之間沒有內在的聯系。
????“那你又為什么說這件瓷器一定是新仿瓷?仿古瓷不一定是新的對不對?”賀青不答反問。
????林海濤連忙點頭道:“那是!古代就有做舊的技術了。青哥,你的意思是說,這個水仙盆不是新仿的,而是明清或者以前就仿制出來了?”
????賀青微微一笑,搖頭道:“這個我也說不準,我只是覺得這東西沒你們想象的那么簡單,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,它應該不是一件普通的新仿瓷,而是一件老古董,擁有一定的年代了,起碼是明清時期的吧。”
????“明清時期的仿古瓷,仿的還是汝窯,那也價值不菲啊!”林海濤吃驚道,“之前你從‘鞠寶齋’收來的時候才花了兩萬塊錢,豈不是又撿了一個漏了?!”
????驚詫之余他不有一陣驚喜,這是在這之前他萬萬沒想到的事情,原來賀青悄無聲息地又淘到一件寶貝了,如此他佩服不已,只覺得對方深不可測,隨便買一件古董都有可能是個大寶貝。
????不過很快他心里又充滿了疑惑,便忍不住問道:“可祝掌柜他們明明說是仿古瓷啊!他們所說的仿古瓷肯定指的是新仿的了,如果是舊仿。那怎么可能才賣兩萬塊錢?!做得這么漂亮的一件汝窯,起碼能賣幾十萬吧?!”
????賀青搖搖頭道:“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,不過我想得到,這件瓷器一定不是他們店里自己做的,而是收來的。你們之所以把這件瓷器毫無疑問地看作是新仿瓷,是在人云亦云吧?別人怎么說你們就怎么看,根本看都沒看清楚就先入為主地那么認為了,殊不知有‘以訛傳訛’這個可能。沒準這還真是一件真正的汝窯瓷器呢,只不過被人忽略了。同樣的道理,那些收藏在博物館里的。或者是被什么大收藏家收起來的。大家不看就認定東西是真品,可古玩行的水太深了,眼見為實,耳聽為虛。當然。沒有一定的眼力。親眼所見的也未必一定是實實在在的!”
????“青哥,你這話有道理!”林海濤用力地點頭贊同道,“但你先跟我說說。你為什么認為這件瓷器是舊仿,甚至是真品?”
????賀青一五一十地回答道:“我們先說這件瓷器的整體情況,無論是器型,還是這青釉,以及一些細節情況,無不非常符合汝窯的特征,當然,高仿也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,但要是新仿的話,有一個方面那是很難做到的,那就是上面的‘包漿’,這往往是最容易讓人忽略的一點。但凡古董,無論保存得多么完好,上面都會留下一層皮殼子,那是歲月遺留下來的痕跡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鑒別包漿有很多種辦法,各類古董也有不同的方法,鑒別瓷器的包漿,無非是看、摸,有些也可以通過嗅聞等其他的法子。
????“海濤,我們先好好看一下這個水仙盆,你是不是覺得這上面包裹的那層包漿分布得很均勻,而且有一種滑熟的感覺,越看越顯得自然,相反,如果是刻意做出來的,那就越看越刺眼,不自然!”
????“嗯,是的。”林海濤鄭重地點頭贊同道。
????要不是經賀青那么一說,那他還真感覺不到這一點,現在在他看來,那件汝窯青釉水仙盆越瞧越“順眼”了似的。
????稍后,賀青伸出雙手去,小心翼翼地捧起了那個水仙盆,繼續說道:“鑒別瓷器的包漿還有一個方法,那就是看光,看折射在上面的光有什么反應。包漿其實是通過光線來顯示的,因此,瓷器表面有無包漿與是實光還是虛光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。由于不同瓷器有不同的釉質、釉層、釉面,使釉面上的光顯示出不同的特性,因此人們往往根據其不同的性狀,將實光稱為‘寶光’、‘蘇光’、‘蛤蜊光’、‘木納光’,等等;而將虛光稱為‘火光’、‘賊光’,等等。包漿是瓷器隨著年代沉積而自然形成的一種物理現象,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。一件瓷器既使沒有人去動它,放上五六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之后,自然也會虛光退去,實光顯現。造假者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使釉面虛光減弱,但造不出真實自然的包漿,做得再好總有缺漏的地方,只不過像‘朱仿’、‘明仿’等一些高仿,他們造包漿的手段很高明,虛光不明顯,所以能以假亂真。”
????他一口氣說了很多,林海濤豎起耳朵聽著,不住地點頭。
????“要不我們來親自做個試驗。”賀青隨后又道,并將瓷器擺放到比較高的一個柜子上。